欢迎进入深圳科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科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最新动态 您的位置:科都考研_考研资讯_最新动态_
【专硕巡展】图书情报:既是“信息”也有“情报”,培养信息数据的管理者和使用者
2023-11-04 128 返回列表

近年来,图书情报行业通过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强化自身结构和功能,不断创新提升数据与知识服务能力,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和挑战,得以积极平稳地发展。

当前,图书情报事业正朝着进一步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及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等方向发展,这亟需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图书情报专门人才参与其中。图书情报专硕的设立初衷,是从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方面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什么是图书情报专硕?研究方向有哪些?近年来招生情况如何?毕业生就业涵盖哪些领域?让我们一探究竟。

01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丰富的研究方向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叶继元教授认为图书情报学科的核心内容是广泛利用现代技术,通过评价、筛选、组织、传播各学科知识,以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图书情报专硕的培养目标恰好契合了这一点——培养能够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综合运用各专业领域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实际问题,适应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图书情报专门人才。同时,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突出实践导向,课程设置充分反映图书情报实践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华东师范大学注重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渐进式实践体系”,通过精细化设计培养方向、定制化配置能力模块,将“实例情境感知—实务情境嵌入—实践情境建构”三个渐进式阶段融入图书情报专硕培养的各个环节,以培养其实践能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产学研服”为目标,采用实践教学、案例式教学、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信息管理与知识服务、情报分析与智能决策等核心知识技能与职业能力。

不断发展延伸的专业研究方向

图书情报与图书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学、数据科学、语言学等学科知识密切相关,具有“交叉学科”的特征。在多学科交叉与技术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开拓了一批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如数据科学、数字人文、健康信息学、应急/安全情报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这些新兴交叉学科拓宽了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成为当前我国图书情报专业领域关注的焦点。

《研招网2024年硕士专业目录》显示,图书情报专硕已经包括数据分析与管理、竞争情报、数字图书馆、档案现代化管理、古籍保护与传播、信息管理与服务、阅读推广与用户行为、健康数据科学教研室等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是招生单位结合行业特色和自身学科优势而设置的,与行业各方面需求密切相关。

复旦大学图书情报专硕下设7个研究方向,包括古籍保护与修复、地方文献保护与索引研究、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信息服务与情报分析、现代图书馆管理、数据管理与应用、数据分析与评价,侧重培养能够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古籍/文物保护、计算机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胜任图书情报行业的实际工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立足于“气象为基,图情融合”,凸显图书情报、大气科学、管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融合的学科特色,围绕智慧气象服务、气象大数据分析与应急决策、气象信息资源组织、数字人文和气象数据可视化等特色方向领域培养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则是重点培养精通大数据时代商业和政务等数据的生产加工/深度挖掘/可视化/长期保存/资产管理等管理工作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02
招生情况一览

根据《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LIS)教育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22)》统计,2011-2022年,MLIS招生人数持续增长,迄今全国累计招收总数超过13905人。随着专业硕士招生比例提高,图书情报专硕认可度提高,受到更多考生的追捧,同时促进招生单位进一步探索更深层次的招生培养。研招网硕士专业目录显示,2024年已有74个招生单位招收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

报考热度上涨

近几年,图书情报专硕的报考热度上升,带动了考研国家线节节攀升,单科分数线也逐年提高。

图片

图片

图源:研招网

具体到各招生单位的招录情况,虽然从总体来看复试分数线有上升趋势,但不同年份之间分数线有涨有落,变动幅度较明显,而单科复试分数线变化幅度较小。从下表中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数据来看,近几年报考图书情报专硕的人数居高不下,且变动幅度不小,而录取人数较稳定,未呈现大幅扩招趋势。

近三年部分招生单位招生专业复试分数线统计

招生单位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武汉大学

245/110/60

240/110/60

255/110/60

四川大学

240/120/60

230/120/60

245/120/60

南京大学

215/110/55

235/110/55

244/110/55

中山大学

210/120/50

240/120/50

230/120/55

吉林大学

230/120/60

230/120/60

240/120/60

华东师范大学

229/92/46

234/100/50

233/104/52

云南大学

219/82/41

215/90/45

233/94/47

中国人民大学

245/120/60

195/110/50

215/110/55

南开大学

230/120/60

240/120/60

198/104/52

华中师范大学

206/92/46

203/100/50

198/104/52

数据来源:各招生单位官网

近三年部分招生单位招生情况统计

招生单位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
(不含推免)

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
(不含推免)

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
(不含推免)

武汉大学

538

62

543

51

522

70

云南大学

530

64

661

64

819

62

南京农业大学

184

27

443

27

283

35

华东师范大学

324

27

463

24

209

29

南开大学

262

30

340

31

86

16

数据来源:各招生单位官网

考生应当仔细研读招生单位的招生宣传材料,明确报考条件、学院设置、招生培养计划、具体研究方向等信息,参考历年招生录取情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选择报考目标。

03
多样化职业选择与就业方向

2020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等规划,为图情事业确定了总体目标和基本方向。

在上述《建议》引领下,安徽大学图书馆馆长储节旺提出图书情报工作未来发展方向:比如在科技情报感知搜集、科技战略决策支持等方面运用图书情报知识技能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升级,运用科学数据的集成共享建设数据管理和大数据平台,利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技术等方面优势在数字人文实践中发挥作用……可以想见的是,图书情报专硕毕业生就业前景蔚为可观。

就业选择多样化

根据《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LIS)教育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22)》统计的2022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图情专硕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和岗位类型日益多样化。

2022届毕业生中,有589人任职于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占比37.56%),665人任职于企业(占比42.41%),42人选择继续攻读学位(占比2.67%),179人选择其他就业形式(占比11.41%),93人未就业(占比5.93%),毕业生选择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继续攻读学位的意愿较强。

图片

表:MLIS研究生就业单位和岗位类型,《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LIS)教育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22)》

图书情报专硕毕业生的就业面十分广泛。具体来说,毕业生可以从事以下几方面工作:

在各级各类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从事信息管理和开发、用户服务、信息咨询等工作,负责对图书/档案/文献等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存储;利用专业知识开发和维护信息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图书情报中心/信息管理部门/电子政务部门/网络系统管理机构等从事数据挖掘、信息管理、知识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负责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分析和传播,利用信息分析和管理技能,为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在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或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公司从事信息咨询工作,提供竞争情报获取、市场调研、信息分析等服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掘潜在的商机和市场需求以提供决策支持。

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和学术研究工作,担任教师/研究员/科研助理等职位,负责图书情报专业的教学和培养任务、科研和学术研究,负责科研项目的管理和实施。

不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毕业生也可以凭借信息搜集/管理/开发/咨询服务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进入互联网、金融、地产等行业,从事新媒体运营、数据分析、用户运营等与数据、咨询相关的岗位,或可根据个人情况及就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参考资料:

马费成,张帅:《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探析》

陈传夫,陈一司,莉冉,从敬,冯昌扬:《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生学位授权“四个十年”研究》

叶继元:《图书情报学(LIS)核心内容及其人才培养》

段宇锋,尚渡新:《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LIS)教育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22)》

复旦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情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情报(数据管理方向)专业学位》

马费成,李志元:《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前景》

叶鹰:《图书情报学的学术思想与技术方法及其开新》

储节旺:《面向2035推进“十四五”开启图书情报事业现代化新征程》





咨询热线:400-850-8318 电话:刘老师  188 9883 2557(微信同号)    徐老师  135 3423 3672(微信同号) 传真:+86-0755-26654878 客服QQ:2049513489      专硕学习交流群:752754879 南山校区:深圳市南山区深大北门海王银河科技大厦10楼整层(地铁:1号线深大站
A3出口,公交:深大北门②站)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2-2021 深圳科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83912号